种类:种子 | 分类:工程用草花种子 | 品种:黄刺玫 |
类别:观花类 | 播种期:春 | 盛花期:夏 |
包装方式:封装 | 产地:国产 | 品种纯度:99(%) % |
等级:1 | 病虫害:无 | 繁殖方式:播种苗 |
净度:99(%) % | 含水量:0.02(%) % | 发芽率:95(%) % |
百粒重/千粒重:30(g) g |
【形态特征】
直立灌木,高2~3米;小枝无毛,有散生皮刺,无针毛。小叶7~13,连叶柄长3~5厘米;小叶片宽卵形或近圆形,稀椭圆形,边缘有圆钝锯齿,上面无毛,幼嫩时下面有稀疏柔毛,逐渐脱落;叶轴、叶柄有稀疏柔毛和小皮刺:托叶条状披针形,大部分贴生于叶柄,离生部分呈耳状,边缘有锯齿和腺毛。花单生于叶腋,单瓣或重瓣,无苞片,花梗无毛,长1~1.5厘米;萼筒、萼片外面无毛,萼片披针形,全缘,内面有稀疏柔毛;花瓣黄色,宽倒卵形;花柱离生,有长柔毛,比雄蕊短很多。蔷薇果近球形或倒卵形,紫褐色或黑褐色,直径8~10毫米,无毛,萼片于花后反折。花期4~6月;果期7~9月。
【园林用途】是北方春末夏初的重要观赏花木,开花时一片金黄。一名黄蔷薇。亦指这种植物的花。鲜艳夺目,且花期较长。适合庭园观赏,丛植,花篱。
【产地分布】原产我国东北、华北至西北地区,生于向阳坡或灌木丛中,现各地广为栽培。
【其他】为辽宁省阜新市市花。
黄刺玫的繁殖主要用分株法。因黄刺攻分蘖力强,重瓣种又一般不结果,分株繁殖方法简单、迅速.成活率又高。对单瓣种也可用播种。扦插、压条法繁殖。
分株繁殖一般在春季3月下旬芽萌动之前进行。将整个株丛全部挖出,分成几份,每一份至少要带1~2个枝条和部分根系,然后重新分别栽植,栽后灌透水。
嫁接:采用易生根的野刺玫作砧木,黄刺玫当年生枝作接穗,于12月至来年1月上旬嫁接。砧木长度15cm左右,取黄刺玫芽,带少许木质部,砧木上端带木质切下后,把黄刺玫芽靠上后用塑料膜绑紧,按50株1捆,沾泥浆湿沙贮藏,促进愈合生根。3月中旬后分栽育苗,株行距20cm×40cm,成活率
在40%左右。
扦插:雨季剪取当年生木质化枝条,插穗长10-15cm,留2-3枚叶片,插入沙中1-2cm,株行距5cm×7cm。 分株 在早春萌芽时进行。
压条:7月将嫩枝压人土中。
喜光,稍耐阴,耐寒力强。对土壤要求不严,耐干旱和瘠薄,在盐碱土中也能生长。不耐水涝。为落叶灌木。
栽植黄刺玫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初。需带土球栽植,栽植时,穴内施1~2铁锨腐熟的堆肥作基肥,栽后重剪,栽后浇透水,隔3天左右再浇1次,便可成活。成活后一般不需再施肥,但为了使其枝繁叶茂,可隔年在花后施1次追肥。日常管理中应视干旱情况及时浇水,以免因过分干旱缺水引起萎蔫,甚至死亡。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,霜冻前灌1次防冻水。花后要进行修剪,去掉残花及枯枝,以减少养分消耗。落叶后或萌芽前结合分株进行修剪,剪除老枝、枯枝及过密细弱枝,使其生长旺盛。对1~2年生枝应尽量少短剪,以免减少花数。黄刺玫栽培容易,管理粗放,病虫害少。
黄刺玫白粉病:
【症状】叶片两面为稀疏的白粉状霉层,使叶片扭曲,幼叶变紫褐色枯死。
【***方法】(1)增施磷、钾肥,控制氮肥。
(2)发病初期喷洒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,发芽前喷洒波美3-4度石硫合剂。
其它苗木种子有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