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类:种子 | 分类:工程用草花种子 | 品种:黄檀 |
播种期:春 | 盛花期:夏 | 包装方式:封装 |
产地:国产 | 品种纯度:99(%) % | 等级:1 |
病虫害:无 | 繁殖方式:播种苗 | 净度:99(%) % |
含水量:0.01(%) % | 发芽率:95(%) % | 百粒重/千粒重:35(g) g |
高达20m,胸径40cm。树皮薄、浅褐色、条状剥裂。奇数羽状复叶,小叶9-11枚、互生,矩圆形或宽椭圆形,长3.0-5.5cm。圆锥花序顶生或生于近枝端的叶腋,花冠蝶形、黄白色,花期5-6月。果实扁平、长圆形,长3-7cm,有种子1-3粒,9-10月成熟。
喜光,耐干旱瘠薄,不择土壤,但以在深厚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生长较好,忌盐碱地;深根性,萌芽力强。
黄檀是四旁绿化和浅山区绿化的优良树种;材质坚实、美观,是细木工用材。
播种繁殖。
播种前种子用清水浸种一天,捞起种子均匀撒播于床面上,然后覆土(用经搓碎的干牛粪)盖草,晴天早晚浇水,保持床面适当湿润,约10天开始发芽,经15天发芽结束。新鲜饱满的种子发芽率60-90%,若不经浸泡,播后20天左右才能发芽,且不整齐,持续期约30天。
同一批种子,播种后分早、中、晚三期发芽,一般中期发芽者数量多、质量好,宜选用该期子叶健全、肥大、苗径粗壮、果壳正常脱落者作为分床苗。当子叶转绿,开始一年半生苗则以25×25cm为宜。分床后半月长出新根,约一个月抽梢生长,此期管理主要是勤工施薄氮肥。以后苗木生长逐渐加快,这时要供给足
够的水肥,以加速苗木的健壮生长,提高出苗量。若管理得当,半年生平均高达80cm,地径粗1.1cm,1年生高1.0m以上,地径粗1.5cm以上,出圃合格苗可达80-90%。
裸根全苗造林成活率、保存率均低,多采用1年生苗低切干造林,或用约30cm高小苗,亦可培育半年生容器苗造林。
即用1-1.5年生苗木主干木质化部分或粗为0.5-1.0cm的侧枝,切成约15cm的插条进行扦插,注意遮荫,插后约半个月开始萌芽(此时尚未长新根,宜适当摘除新梢),待约一个月根系长出后,萌条高约10cm时选留一条,20cm高时即可拆除荫棚,适当追肥,成活率可达70-80%;若用40ppma-萘乙酸浸切口12小时,成活率达90%,且新生根系特别发达。
插条苗培育8个月高可达90cm,粗约1.3cm,侧根4-5条,可出圃造林。
海南岛在海拔800m以下荒山荒地和迹地的阳坡、半阳坡均可造林。由于降香黄檀喜光,应将造林地的灌木杂树等全部砍除,炼山后挖穴,植穴一般为40×40×40cm。坡度大于250的应开等高种植带。
造林密度视立地条件而定,水肥条件较好,又能间种作物的地段,采用3m的植
距,比较干旱的立地可稍密些。
若用裸根低切干苗造林,应注意:1.起苗前7天左右先在圃地进行切干(仅留主干3-5cm);
2.起苗后修剪根系,垂直根保留20cm左右,根幅25-30cm;
3.浆根时勿将苗干及切口沾上泥浆;4.宜丘植,切干苗忌积水、土埋;5.苗干露出丘顶1cm。
一般在雨季初、中期(海南为5-8月)的阴雨天造林。海南岛的东北部,以及其他有春雨的地区,可以利用春雨时机造林。
造林后初期生长较慢,且主干柔软,冠小而稀疏,易被灌木及藤蔓压抑和缠绕,影响生长和干形,应加强砍杂、除蔓、松土扩穴、施肥等管理工作,每年二、三次,以后主干挺直,生长速度渐快,主要是加强松土施肥,使其早日成林。
如能在造林的同时种木茨等高秆作物2-3年,可促进干形通直且生长迅速。
降香黄檀分杈较低,侧枝粗壮,萌条较多,抚育管理时要注意修枝和抹芽,培育优良干形。用于切干造林的,还要在头年冬季和***年抚育时选留好萌条。
其它苗木有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