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类:种子 | 分类:工程用草花种子 | 品种:天竺桂 |
类别:观叶类 | 播种期:春 | 盛花期:夏 |
包装方式:封装 | 产地:国产 | 品种纯度:99(%) % |
等级:1 | 病虫害:无 | 繁殖方式:播种苗 |
生长适温:5(℃) ℃ | 净度:99(%) % | 含水量:0.01(%) % |
发芽率:98(%) % | 百粒重/千粒重:400(g) g |
天竺桂简介:
天竺桂(学名:Cinnamomum pedunculatum),又名普陀樟,星散分布于中国东部沿海的狭窄范围,因种子间歇结实,加上人为干扰频繁,林下很少见到幼苗幼树。主要分布于上海、江苏、浙江、台湾等。
天竺桂播种方法:
果实成熟时及时采摘,脱去果皮,漂洗干净后阴干,湿沙分层贮藏。早春三月播种,种子[2]发芽率80%至90%。播后1个月出土,苗期需架设荫棚。当年苗高约15厘米,需移植1---后可出圃种植。果实成熟时及时采摘,脱去果皮,漂洗干净后阴干,湿沙分层贮藏。3月播种,种子发芽率80%至90%。播后1个月出土,苗期需架设阴棚。生长旺盛季节每半月施肥,以氮肥为主,秋季施肥以复合肥为主。当年苗高约15至25厘米,1至2年后可出圃种植。圃地种植期间,病虫害较少,较其他樟科植物抗性强。幼苗出土后宜盖荫棚。由于生长缓慢,宜于密植。选用一年生苗切干造林时,可先在离地5-10厘米处切断,保持完整根系、种植时切面应与地平。萌蘖后留苗1株。造林应在阴天小雨时进行。种后应注意幼林抚育,切忌打枝或损伤树皮,并注意预防兽害。
常见病虫害
茎腐病 发病严重时,导致幼苗茎基部变黑腐烂,病株下部叶片发黄叶缘变褐色
天竺桂(7张),随即枯萎,此病病源为土壤习居性菌,圃地积水土壤过湿或连续高温,植株生长不良,容易发病,土壤瘠薄,有机质少,也易感病。 ***方法:1.播种前用多菌灵、甲基托布津或敌克松,每平方米5-10克,加细土稀释20-30倍,均匀撒入表土,也可沟施于播种沟内。2.注意排水,降低土壤湿度;高温时搭荫棚提高幼苗抗病能力。3.发病初期,可用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1.5克喷粉或50%代森锌500倍液,每平方米浇灌2-3公斤药水。 蛀梢象鼻虫 以幼虫钻蛀嫩梢危害,使被害梢枯死,严重时达69.1%,对高生长及干形发育有较大影响。1年发生1代,以成虫越冬,3月普陀樟抽梢时,成虫产卵于新梢中,卵孵化后,幼虫在当年新梢中蛀食为害,蛀道长10厘米。幼虫期为3月底到4月中旬,幼虫老熟后即在嫩梢基部的蛀道中化蛹,5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,成虫期很长,直到次年3月份产卵后死亡。 ***方法:1.在3月份成虫产卵期及5月中下旬成虫盛发期用621烟剂熏杀成虫,每亩用药0.5-1公斤。2.在4月上旬用40%乐果乳剂400-600倍液喷洒新梢,可杀死梢中幼虫。3.在发现新梢叶片萎蔫时,及时剪除被害新梢,集中烧毁。
应用价值园林用途
厂矿区绿化及防护林带
药用价值
别名:天竹桂、山肉桂、野桂 来源:樟科樟属植物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 Sieb.,以树皮和叶入药。全年可采,剥下树皮阴干;叶随时可采,鲜用或阴干。 性味归经:甘、辛,温。 功能主治:温中散寒,***止痛。用于胃痛,***,风湿***;外用治跌打损伤。 用法用量:根皮或根5~7钱;外用适量,树皮研粉,水调或酒调敷***。
其它苗木种子有: